张贵红 副教授
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
张贵红 副教授
发布时间:2020-07-17 来源:科技哲学教研部

    张贵红

称    副教授

话    +86-551-63600050

    guihong(at)ustc.edu.cn

所属单位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科技哲学系

研究方向  新兴科技伦理、新兴科技哲学、科学哲学史

个人简介

个人信息:

张贵红,男,河北无极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当前研究兴趣为新兴科技的哲学和伦理研究,在主流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已出版多部著作,并编写教材多部

主要学术头衔: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工程与社会发展委员会常务理事、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评审专家、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会员、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会员、Society for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会员等

研究方向:

集中在三个领域:新兴科技哲学、新兴科技伦理与科学哲学史。包括信息哲学/伦理、AI哲学/伦理、认知哲学、生物哲学、生命伦理,以思想史为背景面向科技前沿问题的科学哲学史分析等

主讲课程:

研究生课程:《自然辩证法概论》《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工程伦理》《技术哲学与技术史》《西方哲学经典原著选读》、《新兴科技伦理》等

本科生课程:《西方哲学名著导读》《哲学导论》等

主要经历:

2020.07至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

复旦大学科技哲学博士/硕士、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学学士上海电力大学讲师/副教授;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管理中心发展研究员

主要奖项:

201911月,全国博士后人工智能发展与应用论坛优秀奖

20169月,中华青年精英基金会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全国百强团队优秀指导老师

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合肥市金寨路96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230026)

办公地点:人文社科楼211

办公电话:0551-63600050

电子邮箱:guihong(at)ustc.edu.cn

招生要求:

兴趣:对前沿科技及其哲学问题有着浓厚的兴趣;

理论:能将沿科技与哲学和伦理分析相结合,积极参与科研项目、撰写学术论文;

外语:大量外文文献阅读,翻译和写作基础好;

性格:诚实、耐心、肯吃苦。

主要成果:

·《信息技术的伦理与治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forthcoming

·《大数据与人类未来》天津人民出版社forthcoming

·《大数据伦理学导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forthcoming

·大数据伦理,《工程伦理》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forthcoming

·《能源中国》上海教育出版社,2020

·基础研究类项目经济价值评价的方法探索中国高校科技,2020.0830-33

·法国科学哲学的演变及其未来法国哲学,商务印书馆2020.07138-149

·信息世界观的形成及其价值困境长沙理工大学学报,2020.074):7-14(人大复印资料《科学技术哲学》全文转载2020.11);

·信息时代的美好生活:价值敏感设计及其经济基础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2019.84):93-99

·价值敏感设计与大数据伦理伦理学研究,2019.04(2):114-119

·如何理解批判的语境经验主义中的多样性()?哲学分析,2019.04,54(2):13-25

·上海“全球高层次科技专家信息平台”建设与服务探讨中国科技资源导刊.2019.03(2):99-102,110;

· 论数据的本质及其与信息的关系哲学分析,2018.04,48(2):129-137

·科技基础条件供给与科创中心建设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

·科技创新资源服务平台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苏州大学出版社,2017

· 科学实验哲学的基本谱系及其未来发展方向国外社会科学前沿,2017.06129-139

·能源科技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10月;

·我国科技平台建设的历程、现状及主要问题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5.011):17-21,38.(人大复印资料《创新政策与管理》全文转载)

 

主持项目:

·  人工智能的伦理治理问题研究,中国科技大学青年创新基金

·  新兴科技治理,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项目

·  新兴技术的伦理学基本问题研究,中国科技大学人才科研基金

·  大数据视野的美好生活伦理基础问题研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

·  面向新工业革命的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驱动思想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

·  科学工具人工物的哲学探索,上海市教委青年教师资助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