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启贵 副教授
师资队伍
副教授
孙启贵 副教授
发布时间:2012-01-04 来源:科技哲学教研部

 



  姓名                                              孙启贵

博士/副教授

 

0551-63492386

sunqg@ustc.edu.cn

所属单位

科技哲学系

主要专业方向

科技与社会,创新理论与政策,技术哲学


个人简介

  

孙启贵,男,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英国The University of York访问学者。获2010、2013年度王宽诚育才二等奖和2009、2011年度校优秀教职工。

重点关注新兴技术(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文化技术等)的社会、伦理与管理问题,旨在理解创新及其扩散。

自2004年以来,先后主持或参与完成国家自然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软科学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以及安徽省软科学计划、安徽省教育厅等各类科研项目十多项,在CSCD、CSSCI等重要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有多篇被《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收录转载。



主要课程

  

自然辩证法概论,创新研究文献研读,科技原始创新引论



主要学术论文

  

1. 破坏性创新的概念界定与模型构建[J].科技管理研究,2006(8).

2. 技术创新与社会创新:社会发展的原动力[J].未来与发展,2007(10).

3. 社会创新的内涵、意义与过程[J](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国外社会科学,2008(3).

4. 科学网络中的行动者及其影响因素—以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为例[J].科学学研究,2010(6).

5. 国外新技术社会学的三条径路[J].国外社会科学,2010(2).

6. 社会-技术系统视野下的电子健康技术与创新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2(1).

7. 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下的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研究:以TD-SCDMA为例[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3).

8. 后发企业的破坏新创新战略——以奇瑞汽车为例[J].(新华文摘.论点摘编)科技管理研究,2014(15).

9. 基于破坏性创新的后发企业竞争优势研究——以小米手机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6(4).

10. 医疗人工智能发展的社会-技术分析与启示[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