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王高峰副教授团队在科研合作最佳规模效应机制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人文学院王高峰副教授团队在科研合作最佳规模效应机制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发布时间:2024-03-13 来源:科技哲学系

近日,我院科技哲学系博士研究生甘烨彤(第一作者)、硕士研究生刘佳霖、赵艺璇、王高峰副教授(通讯作者)与科技传播系朱孟潇特任研究员在中科院一区(哲学TOP)期刊Accountability in Research: Ethics Integrity and Policy上发表关于科研合作最佳规模效应机制研究,标题为“Inverted U-Shaped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m size and citation impact: Mediating role of responsibility diffusion”(中文名为团队规模与引文影响力的倒U型关系:责任分散的中介作用)。 

作为科研合作实现创新的关键资源,人力资本的规模并非多多益善。规模收益与成本间的权衡成为科研管理和政策制定的重要基础,有助于推动科研合作的绩效最大化。然而为何合作规模与研究绩效之间呈倒U型关系,如何理解科研合作的最佳规模效应背后的作用机制尚未有突破性进展。 

研究以群体认知为切入口,在责任的二重性框架下,将群体情境中的主观责任纳入考量,考察责任分散在合作规模与研究绩效间的中介作用。以作者贡献声明信息为抓手,创建量化责任分散程度的方法,选取PLOS旗下3年来发表的54003篇研究论文为研究对象,采用逐步回归法和瞬时中介效应法进行假设检验。研究在合作规模与学术影响力的倒U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发现责任分散在其中的部分中介作用;合作规模与责任分散程度呈正向关系;随着责任分散程度的不断增加,引用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适度的责任分散有助于提高合作绩效。 

研究强调群体认知在合作绩效困境中的作用,为探究合作规模影响研究绩效的内在机制提供了一种新路径;科研合作需在共同商定目标与愿景阶段,明细认知劳动分工与合作角色,避免“三个和尚没水吃”的过度责任分散。 

Accountability in Research: Ethics Integrity and Policy作为科研伦理与诚信、负责任研究行为与实践的交流平台,是JCR Q1、医学伦理领域排名第二(中科院排名)的SCI期刊。该论文受到中国科大新文科基金“群体认知视角下跨学科合作困境的机理及对策研究” (FSSF-A-230102)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脑机融合的社会风险及其伦理规制”(23BZX111)的支持。 

论文基本信息:Gan, Y., Liu, J., Zhao, Y., Zhu, M., & Wang, G. Inverted U-Shaped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m size and citation impact: Mediating role of responsibility diffusion. Accountability in Research, 1-21.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80/08989621.2023.2300255